![]() |
交通网络初具规模。建成公路83.15公里,其中水泥路占17%,直接受益群众占总人口的85%,村村通油路,社社通公路,建成汪家-张佛-普陀-瓦窑-高山-社区的大环线1条,其余环线4条;便民路近55公里,覆盖率70%以上,位居全县首位。
农田水利设施日趋完善。建成砖砌化田坎6500亩,新增储水量250万立方,整治渠道4千米,维修电排2处,整治山坪塘、建蓄水池40口,维修水库1座。
![]() |
![]() |
产业规模不断壮大。已形成了以水产为主,辅以“水禽、水果”的“三水之乡”。发展水产养殖面积近7000亩,占全乡水田面积的64%,其中200亩以上的水产基地7个,水产品产量2940吨/年,产值达3460万元,并建成1个100亩的全县最大的鱼苗养殖基地,2个1000亩的鱼苗培育基地,形成鱼苗繁殖——鱼苗培育——成鱼养殖的链条。同时在陈东村、汪家村等村新建特种水产养殖面积2000亩,重点养殖白乌鱼、湘云鲫、黄腊丁、武昌鱼、叉尾鱼回、欧洲丁鱼岁、日本锦鲤、青虾等特种水产品种,打造“特种水产”品牌。建设了10个标准化、规范化水禽基地,年出栏水禽达82万只,禽(蛋)产值达2300万元。建“千亩桃园”、“千亩柠檬园”基地2个。
![]() |
生态乡镇初具雏形。累计发展经济林果6000亩,公路绿化12公里、庭院绿化4万平方米、配套整治村庄环境3个村。
社会事业全面发展。新(改)建敬老院、卫生院1所,中小学全部实现教育改危,建村极卫生站8个,基层组织阵地13个。
|
编辑: 袁敏 [关闭窗口] |